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靖西 > 经济发展 > 频道
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工作回顾

2016-06-17 10:13:46   来源:   评论:0 点击:    收藏 | 打印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四大工作,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提前或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

“十二五”时期,市委、市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四大工作,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提前或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综合实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出现百业俱兴、繁荣昌盛、和谐安定、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为“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5亿元,是2010年的61.8%,年均增长10.1%;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15亿元,年均增长4.5%;二产增加值完成83亿元,年均增长11.6%;三产增加值完成27亿元,年均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3∶64.6∶22.1调整为12.0∶66.4∶21.6;人均生产总值达18633元;财政收入16.01亿元,是2010年的2.13倍,年均增长16.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58亿元,年均增长1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118元和6301元,年均分别增长10.4%和1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23亿元,是2010年的1.75倍,年均增长11.9%。这些指标表明,经过“十二五”的努力,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大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我市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千方百计破解用地、融资等瓶颈问题,努力扩大投资,全力抓开工、促进度,建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广西信发配套热电联产机组项目、靖西世纪飞龙财富广场项目、靖西东盟国际商贸城项目、靖西鑫茂茧丝调料有限公司缫丝及丝绸加工项目、靖西乐活中药城项目、百靖、靖那高速、崇左至靖西、靖西至龙邦高速公路、通乡水泥路、水利工程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电网改造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相继实施,有效地拉动了投资大幅增长。
五年列入区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304个,累计实施总投资超亿元项目85个、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313个,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640.95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2.51倍,年均增长12.6%。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以实施“15432工程”和工业跨越发展十大行动为抓手,坚持以园区为平台,举全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了铝工业园、锰工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中越工业园等四大工业园区。其中,铝工业园是广西A类产业园区和产城互动试点园区,形成年产氧化铝240万吨、电解铝32万吨、铝加工20万吨和热电82万千瓦时的产能规模;锰工业园年产能规模为电解金属锰11万吨、电解二氧化锰3万吨、锰铁合金15万吨、锰粉50万吨;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前期工作全面完成,引进8家企业入园,总投资达21亿元;中越工业园“三通一平”正抓紧实施。以铝、锰两大产业为主导,以能源、农林产品加工、建材制造为辅的“2+3”产业体系形成。信发第一台35万千瓦超临界机组、20万立方/小时煤气站和年产20万吨石灰窑竣工投产,氧化铝5条生产线正常运行,电解铝生产从10万吨产能升到16万吨;湘潭电解二氧化锰三期、大锰低硒无铬新型电解金属锰扩建项目积极推进,一洲、德鑫、华荣、大西南等锰加工企业改造重组进展顺利,锰工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发展;鑫晟年产600吨白厂丝项目一期投产运营,成为继制糖后第二大农产品加工业;华润年产60万立方米混凝土、银健年处理200万吨赤泥提铁、叠岭年产100万吨水泥等建材项目竣工投产。“抓大壮小扶微”成效明显,培育形成产值超百亿元企业有1家,产值超十亿元企业有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1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22家。坚持把工业保增长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举措,加强运行分析,争取财政贴息,落实银企贷款。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9亿元,是2010年的1.82倍,年均增长11.6%;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3.2%,比2010年提高2.7个百分点。

城镇化建设焕然一新。按照“改造提升老城区,优先发展德爱片区,组团开发城南片区,东突西进,重点完善核心区”的县城发展思路,城市新区主干道路及路网建设加快,新城区交通组织得到完善,城区规模迅速扩容提质。

2015年,靖西撤县设市获民政部批复同意,12月12日正式挂牌,城镇化率达35%。城区总体规划和城市设计通过市级评审,完成五个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将新圩片区纳入城区规划,推进湖润、龙邦、安德等重点镇控制性详规,做好250个村庄规划报批和80个村庄规划测绘,合理布局市政设施、公共服务、城市产业和房地产等项目。万吉大道全面竣工验收,通灵大道至高速公路出口路段全线贯通,城东路南延长线、城中路东西延长线、德爱大道、中山路西延长线、幸福大道改造即将竣工投入使用,龙潭路、三元路、百丘桥等市政路桥有序推进,龙潭河两岸照明工程、排隆山登山步道全面建成,体育中心、城区污水管网整治工程等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城区壮民族建筑风貌实施改造,云天城、美食城、绣球城、中草药城、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等重大城市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加快,乡镇党政机关基础设施项目陆续竣工、投入使用。城市管理不断加强,龙潭湿地公园被国家林业局纳入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管理,县城建成区绿地达73公顷,被自治区正式命名为广西园林城市;城区“五乱”综合治理和环境卫生保洁不断加强,创建广西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取得新进展。湖润镇荣膺全国重点镇、成功竞选为广西百镇扶持壮大建设示范工程。武平、禄峒撤乡建镇正式挂牌成立。

农业农村经济稳健发展。兑现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出台农业扶持办法,继续财政投入支持农业发展。粮食、烤烟、桑蚕、甘蔗、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南面以烤烟、蔬菜为主,西、北面以桑蚕、甘蔗、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种植业格局。生猪产业持续增长,家禽产业稳步发展,草食牲畜养殖成为新亮点。端午药市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区内外的药企、合作社以及英国、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的医药界人士前来参与。壮医药产业培植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基地建设,外联市场,内结农户,中靠政府,“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初见成效。预计201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23.95亿元,比2010年增长51.0%,年均递增4.8%;全市农业增加值完成15.00亿元,比2010年增长57.2%,年均增长4.5%。

第三产业全面提速。靖西大峡谷5A级景区总体规划通过自治区评审,三叠岭瀑布观景台和登山步道基本建成,旧州和鹅泉景区改造提级已见成效,巴泽梯田和渠洋湖坡谷景区着力开发,美食城和绣球城顺利开工建设,100公里驿路驿站绿色骑行线路已建成待客,安德历史文化名镇建设有序推进,龙潭—鹅泉水利风景区列为国家水利旅游风景区;成功举办首届“端午药市”自行车赛和七夕绣球旅游节;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获中期评估进步奖。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10万人次,预计完成旅游总收入30.88亿元,比2010年翻三番。金融、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房地产、保险、社区服务等等新业态发展态势良好。

改革开放与合作不断深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践行群众路线,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以实绩成效取信于民。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通过开展“三服务”、“四清理”、“结三联五”、“问计百家”、“施政践诺”、“阳光政务”等活动,解决一批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快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善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府采购等一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约法三章”,“三公”经费下降6%,县本级一般性支出减少30%。政府信息公开更加透明,审计监督力度加大,绩效管理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深入开展,进一步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加大廉政建设,查处腐败案件,严肃党纪政纪。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抓好财政预决算公开、国有资产管理、国有企业、农村金融、食品药品监管体制、价格等领域改革,“靖西大香糯”等5个商标认定为国家和广西著名商标。

招商引资力度加大,五年新签约项目87个,到位资金331.94亿元。积极推进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前期工作;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进度加快;那西、新兴、岳圩、孟麻边民互市点建设全面推进;增设龙邦口岸货运通道,龙邦口岸驻县城办证大楼投入使用,龙邦口岸作为粮食进境指定口岸通过国家核验,申报为水果进境指定口岸进展顺利。顺利通过自治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现场考核验收工作。加大对边贸企业扶持,进出口贸易较快发展。2015年全市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85亿元,是2010年的11.91亿元的7.1倍,我市已成为百色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开放的重要前沿。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政府承诺的十件为民办实事全面完成,公共财政投入民生领域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3.7%,城镇登记失业率3.1%。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脱贫减贫人数不断增加;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末的3135元增加到2014年的4963元,增长58.3%。2015年全市农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9.5%,其中贫困户参合率达99%。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目标。靖西民族高中建设如火如荼,靖西中学等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引进广西国家商务学院与县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乡镇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成功申报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区级名录;打造了一批特色民俗节庆活动和县体育中心等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扩张了以壮锦、绣球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市场营销,做好产品拓展;创作文化精品丰富群众精神生活。广播电视项目工程建设成绩喜人。深化医疗卫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诚信计生和“幸福家园”建设,计生各项指标实现控标达标。深入推进“天网”工程建设,不断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民族事务工作日益巩固与发展,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和边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县顺利通过自治区考评验收;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统计、外事侨务、人防、供销、气象、地震、通信、残联、边检、保密、县志、民语、档案、老龄、宗教等工作均取得新进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桥梁与纽带作用,全市各民族团结和睦,边疆安宁巩固,人民安居乐业。

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通过深入开展“美丽靖西•清洁乡村”活动,创建了一批生态村屯,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工业万元GDP能耗同比不断下降,节能减排总量得到控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全市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2.5%。

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基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人均只有18633元,低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二是增长方式有待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仍属于高投入、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消费需求拉动不力,经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列入自治区、百色市重点项目少,社会投资跟进不够理想,从投资支撑到产业支撑的过渡还远没有完成。三是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思想还不够解放,应对和迎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能力还不够强;支持发展非公经济办法、政策力度需进一步增大。四是作为边境口岸实力较弱。进出口企业主体实力相对还弱,尚没有形成具有跨国生产经营能力的市场经营;口岸建设、维护、管理专项资金缺乏,口岸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边境贸易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五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增收渠道狭窄;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城镇化水平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教育、科技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创新能力弱,人才匮乏,社会事业仍然薄弱。六是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压力较大。高能耗高排放企业的治理任务艰巨,生态保护仍需加强,城市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任重道远。

上一篇:“十三五”时期主要预期目标 和2016年主要工作
下一篇:靖西边境贸易的特色优势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