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靖西建市之后站在新起点、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形势仍然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同时,也面临多重政策和机遇叠加优势:一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自治区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为靖西加快资源换产业进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二是中央优先支持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和国家“一带一路”、自治区“双核驱动”、《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为靖西主动融入开放合作,实现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提供了政策、项目和资金保障。三是靖西市政、交通、商贸物流、旅游等一大批重大项目持续投资、相继竣工,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四是靖西成功建市,占据了区域竞争制高点,为加快发展积蓄了强大势能;五是当前全市上下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士气高涨,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综合分析靖西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潜力和发展态势,“十三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完成100亿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以上。
新形势、新机遇、新目标,必须有新思路、新动力、新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深化和拓展开放合作,坚持城镇化核心战略和工业化主导方向,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旅游、商贸物流、民族医药等特色产业经济,全面启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脱贫“三大攻坚战”,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靖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根据这一总体思路,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26%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百色市下达指标之内。
实现上述任务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新型城市化核心战略,着力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城市化龙头拉动,创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培育和壮大城市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规划层次。以打造中国西南边境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综合考虑靖西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因素,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探索“多规合一”,做好城市发展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融资10亿左右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幸福路西延长线、靖隆路、百祥路等12条30公里市政路网项目;古龙路、龙潭路、三元路等5条在建市政路网年内建成。加快推进万生隆大厦、人民医院异地扩建、环球医院、中影九州国际影视城等项目建设;力争云天城等产业项目上半年竣工开业。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同德、地州、南坡撤乡设镇,完成新荣、环河等9个城区周边行政村改为社区,统筹纳入龙潭、宾山和新荣等3个街道办事处管理。争取将湖润镇域综合改革试验区提升为副处级,成立龙邦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形成“一市两副中心三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区划新格局。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把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尽快启动广西县域发展和综合治理改革试验区试点,积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努力探索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子。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探索成立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强化城区清扫保洁和日常监管,注重由突击型向长效型转变,完善群众投诉举报、综合执法、门前五包、分片包干、执勤监管等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新格局。坚持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巩固广西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结合起来,深入实施“五乱”治理,重点查处城区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推进城市管理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严厉打击非法建设和违章建筑,切实规范城乡建设秩序。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增强市民文明意识。全面加强重点城镇建设。重点对湖润、化峒、新甲、安德、龙临等二级路沿线乡镇实施综合设施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城镇化建设长廊;加强村级阵地建设,改善基层办公条件,强化基层基础保障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着力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强化“市领导挂乡、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队驻村入户”的定点帮扶全覆盖机制,对全市123个贫困村12.6万贫困人口全面实施以“六个精准”、“四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攻坚战,确保年内实现37个村3.7万人脱贫。市本级财政安排10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对接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贷款,解决贫困群众担保难、贷款难问题。抓产业扶贫换穷业。继续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将特色优势产业规划到贫困村、贫困户,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引导,每个乡镇打造1个以上产业扶贫示范村,每个贫困村打造10个以上特色产业脱贫示范户,辐射40%以上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抓教育扶贫拔穷根。全面落实本科和中高职学历教育补助政策,对贫困家庭子女实行应补尽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联系帮扶全覆盖。抓移民扶贫挪穷窝。按年内搬迁1万人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在先保留原宅基地、林权、承包地等基础上,落实搬迁户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教育、医疗、养老、低保、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解决搬迁农户后顾之忧;加快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建成禄峒、龙邦等2个生态移民安置点,开工建设壮乡新城、光彩家园、龙邦万生隆安置点等3个生态移民安置项目。抓“互联网+扶贫”拓富路。加快贫困村宽带网络、手机互联网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通贫困村与外界联系的“高速通道”,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三)坚持新型工业化主导方向,着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不断增强工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力争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00亿元以上。夯实园区平台。投资2亿元完善铝工业园、锰工业园、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中越工业园等“四大园区”的水、电、路以及排水排污和商贸物流等基础设施。争取将靖西工业区列入自治区重点园区,将“四大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列入自治区统筹推进项目,加快推进产城互动园区建设。推进项目建设。确保玥玛防盗、益宝工业、百色八佰钢、中固钢构、源英年产6万吨变性淀粉、桂森红木家具、美橙60兆瓦太阳能光伏、可宇纸品等10个项目竣工投产;全面推进百矿生态锰一体化示范项目;加快推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二期建设,实现项目开工5个以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中越工业园入园企业有新突破。加大服务力度。加强与东盟国家在矿产、建材行业等方面合作,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搭建平台;强化企业电力、矿价、用地、融资、用工等要素保障,让企业轻装上阵,实再满产达产,发挥企业最大效益。深入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新培育发展规模以上企业3家以上。狠抓企业环保整改,深入开展工业企业环保攻坚战,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和自治区环保部门验收;积极引导和支持铝、锰等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开展精深产品研发。
(四)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着力打造精品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提升现代农业集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壮大优势产业。加大现有10万亩水果的管护力度,确保水果产量质量双提升;以古鼎香农产品批发市场为平台,全力拓宽销售渠道,提前谋划好挂果6万亩产量12万吨水果销售工作。大力发展以蔬菜种植、特色养殖为重点的城市郊区农业,完成优质商品蔬菜种植6万亩以上;培育发展腾飞、弄怀、龙堂等20个规模养殖基地,示范带动养殖健康发展,年内力争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0%以上。全力打造优质原料茧基地,建立以通灵旅游线为轴心的1万亩和以龙邦口岸为轴心的6000亩桑园种植示范片,实现桑蚕产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打造自治区级农业核心示范区。积极推进陕西海升、广西高沃江厚发展连片3000亩以上现代化高标准柑橘生产示范基地和东盟花卉苗木示范基地,力争打造成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带动农业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完成2000亩“双高”糖料蔗种植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民族生物制药和健康养生产业。充分挖掘“端午药市”品牌效应和文化内涵,有序推进壮药资源开发和保护,打造“中国西南中草药之都”。扩大田七、山豆根和金银花等中草药种植规模,年内完成种植4万亩以上;加强万亩林下生态田七种植管护,申报林下田七、山豆根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加快乐活中草药城、壮药加工园等民族医药产业平台建设,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知名制药企业强化技术研发、工业化提取、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培育发展以养生、养老、长寿、保健为重点的民族医药系列产品。
(五)坚持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着力激活外向型经济内在动力。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意见》千载难逢的机遇,坚持开放合作战略,争取上级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推动靖西开发开放,努力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推动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加大对外合作交流力度,进一步明确边境经济合作区功能布局,积极推动合作区纳入国家层面,争取年内获得国家批复。积极争取把龙邦口岸作为进境水果、红木指定口岸和大牲畜检验检疫试验区,把龙邦—茶岭口岸由双边性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那弄通道。推进边境大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加快崇靖、龙靖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崇靖高速公路年内竣工通车;开工建设龙靖高速路至那西二级路连接线和靖西至同德、化峒至岳圩至新兴二级公路项目;积极推进靖西至龙邦铁路、靖西至化峒一级公路和禄峒标亮至孟麻、龙临至果乐二级路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加快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全力推动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力争一期竣工开业;加快仓储、冷链物流和商贸交易城、联检大楼等设施建设,真正把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成为引领区域合作的平台和对外贸易的龙头,年内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0亿元以上。完成新兴边民互市二期及岳圩、孟麻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贸发展环境。积极培育和发展沿边新兴业态。发挥沿边优势,大力发展跨国电商、跨境旅游、跨境劳务、跨境农业等沿边新兴业态。实施电商进农村、电商进园区、电商促旅游、电商促边贸、电商助扶贫、电商助创业工程,与淘宝、京东等一批国家级电商龙头企业开展合作,培育和壮大电商产业,年内力争电商交易额达5亿元以上。努力扩大进出口贸易。用足用活边境贸易优惠政策,开展边民互市贸易改革,推动边贸落地加工“倍增”工程,引进一批边贸加工企业落地投产,培育一批边贸龙头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外贸转型升级。规范边境贸易秩序,继续保持打击边境走私高压态势。力争年内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60亿元,比2015年增长1倍。
(六)坚持旅游优先发展,着力推动第三产业提速。强化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功能设施,力补短板,力争年内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全面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乘势发展。倾力打造精品旅游。加快通灵、古龙山景区资源整合,打造成集自然风光、峡谷探险、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地质科考、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核心精品景区,年内形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构架,争取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加快实施巴泽梯田、渠洋湖等景区提级升档建设,力争年内通过3A级景区评审,尽快形成以核心精品景区为引领,其他景区相辅相成、独具特色的景区新格局;建成国际绣球城、美食城等2个旅游重大项目;推进旅游集散中心、自驾车营地、长丰国际五星级酒店等3个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爱郎休闲旅游度假区、五岭森林公园、天锦绿都生态种植等5个重大旅游项目。精心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年内力争实现靖西至越南跨境自驾游。着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质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不断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加大旅游执法队伍、旅游经营队伍、导游队伍等3支队伍建设;实施智慧旅游行动计划,加大与途家网合作力度,深入开展“互联网+旅游”,深层次全方位开展促销推介,推进旅游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力争年内旅游接待人数突破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完成4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6%以上。
(七)坚持统筹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切实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领域投入,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持续加大投入,重点解决城区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尽快形成城区6所初中、10所小学的办学规模;全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探索推行城乡校长定期交流、教师带编流动、轮流支教等工作机制,让乡村学校共享全市优秀教育资源;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能力,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办好越南中专学历班;力争年内开工建设靖西职业技术学院;提高学前教育办学质量,加快一幼、二幼区级示范幼儿园创建步伐;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新建30个以上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积极申报末沦、端午药市等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积极筹办第一届全市运动会、第一届壮族武术节和乡镇篮球联赛。统筹抓好乡镇文艺队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文艺爱好者参与民族文化创作。
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建立健全新农合基金运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制度,提高基金使用效率和安全;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基层卫生医疗运行机制,切实降低就医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全面落实二孩生育政策;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经营秩序。
强化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大创业就业政策扶持,发挥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中小企业孵化园、电商进农村等平台作用,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城市劳务市场规划建设,为零散工提供就业、培训、职业指导等一条龙服务。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完成5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改善弱势群体住房条件;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社保“五险合一”,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政策,提高符合待遇领取条件参保人员基础养老金和丧葬补助金标准。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做好困难群众和灾民生产生活安排。积极推进城区殡仪、公墓和城乡养老示范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依法依规查处环境染污事件。扩建污水处理厂,实施城区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以上。强化节能减排,抓好铝锰行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开展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专项治理;建立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治、建设项目占用水域补偿等机制。深入实施村屯绿化、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加速推进铝锰采矿区生物复垦、工程复垦和土地归还工作;开展生态乡村建设,实施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等专项活动,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生态农业,逐步实现乡村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宽裕、家庭和谐幸福的目标。
确保社会局势稳定。理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加强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开展“七五”普法教育,加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和“大调解”工作,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积极稳妥推进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妥善处理征地拆迁遗留问题。健全重大决策、重大民生问题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畅通诉求渠道,落实领导包案化解机制,让群众诉求在源头得到回应,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努力建设法治靖西、平安靖西、和谐靖西。
集中财力为民办实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财政投入,继续实施社保、健康、教育、文化、基础设施、住房、土地整治、农补、生态、交通等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谋划好、建设好、发展好靖西市,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期待,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第一届市人民政府班子,我们一定要强化人民利益至上的意识,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一)打造学习型政府。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应对从县到市、从农到城所带来的知识“短板”,虚心学习新知识、新政策,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基层学习、向实践学习,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把靖西实际与国家政策进行深度融合,广集民智民意,科学谋划好、制定好“十三五”规划。
(二)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百姓至上,把政府的追求和百姓的期盼结合起来,把政府的绩效考核与百姓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结合起来,全心全意为发展服务,为基层和群众服务。提高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凡政府承诺的事情,坚决兑现,绝不失信于民,切实做到重大决策依民而定、安危冷暖为民所系。
(三)打造法治型政府。严格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推行政府责任清单和权力清单,有序聘请政府法律顾问。认真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办好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强化行政问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
(四)打造效能型政府。大力弘扬重实干、求实效、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对事关全局的重点项目和重要工作,只争朝夕、全力以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注重求实求效,力戒形式主义,牢固树立“非禁即准”的理念,只要符合靖西的实际,符合靖西人民的意愿,符合靖西的长远发展,符合上级的政策,就敢于试、敢于闯、放手干,做到对群众负责,对组织负责,对发展负责。
(五)打造廉洁型政府。加强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四风”,带头正学风、改文风、转作风。完善各项制度,做到按规矩、重程序、守纪律、讲章法。抵制歪风,惩治腐败,严格监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坚持从严从简,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在政府过紧日子中让人民过上好日子。